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尽管“科学”流言不断翻新,其套路总是有迹可循
文丨钟颐
人们总习惯用10年作为观察的刻度。10年,足以让青涩之人走向成熟,让信息通信迭代升级,但对于“科学”流言来说,变化或许不是那么明显。
一方面,流言总是“似曾相识”。在近日举行的“科学”流言求真榜十周年发布活动中,多位专家为公众梳理并“粉碎”过去10年的十大“科学”流言,就很有代表性。比如,基因检测能“剧透”孩子天赋,二维码很快会被用完,保质期较长的食物肯定添加了更多防腐剂等,已在网上流传多年,总是“春风吹又生”。如果不是上了新闻,你会不会差点就信了?或者这才发现,自己竟然深信不疑了好多年?
另一方面,辟谣往往是场“持久战”。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,尤其是涉及健康知识、食品安全的“伪科学”谣言,由于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,又常常表现出一种“善意的关怀”,其“杀伤力”和“穿透力”往往是很强的。单就一则谣言来说,“真理还在穿鞋,谣言走遍世界”是常态。
流言惑众,其害甚多。“新能源汽车会致癌”扰乱市场,“吊颈健身可治颈椎病”害人不浅,“5G基站辐射对人体会产生很大影响”造成恐慌,就连看似没多大害处的“二维码很快会被用完”,也歪曲了科学真相,制造了无谓的担忧。
尽管“科学”流言不断翻新,其套路总是有迹可循。比如,宣称基因检测能“剧透”孩子天赋,就是利用了成见效应,契合了一些人的刻板印象,迎合了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的心理。事实上,基因决定性状只是一个基本的概念,但基因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,将这种相关性无限简化,扭曲为一些人想要听到的结论,正是流言的“鸡贼”之处。
“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。”“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会致癌”,也是一种“思维定势”式陷阱。不顾限定条件,将科学结论放大,和“吃芹菜可以降血压”“喝牛奶会引发纤维腺瘤”简直是如出一辙。总之,流言只是披着“科学”外衣,实际上毫无逻辑可言,极尽偷换概念、主观推断、强加因果之能事。
信息的洪流中没有真空。权威声音一旦失位,歪理谬论就容易趁虚而入。日前,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公布施行,其中特别增加了“科普人员”专章,提出鼓励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、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等,释放出“科学普及与科学创新同等重要”的鲜明导向。无独有偶,国家卫健委近期专门开设了“健康科普辟谣平台”,这样的官方“打样”着实“解渴”。
谣言止于智者,但“智者”不唯公众。除了监管部门严惩谣言制造、传播者,做到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,平台也必须把好主体责任关,加强内容审核,利用好信息优势。比如,在热搜榜设置固定辟谣位,展示具有权威来源的辟谣词条及稿件,才是热搜该有的打开姿势。
【频道来源】南方+客户端观点频道